創(chuàng)大鋼鐵,免費鋼鐵商務平臺

購物車(0)

創(chuàng)大鋼鐵首頁

現(xiàn)貨行情

綜合指數(shù)

創(chuàng)大多端推廣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鋼頭條 > 要聞 > 地方經(jīng)濟

銘記歷史時刻重溫沈陽的崢嶸歲月

發(fā)布時間:2016-04-05 09:41 編輯:姜戎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81
在沈陽,有著這樣一座見證清朝進關大御路、守望城市變遷的永安橋,然而由于重視程度不夠,這座極具歷史價值的橋梁正在被蠶食……;在沈陽,有著這樣一處鐫刻著沈陽淪陷歷史的營區(qū)——北大營,可是由于保護不力,如今

沈陽,有著這樣一座見證清朝進關大御路、守望城市變遷的永安橋,然而由于重視程度不夠,這座極具歷史價值的橋梁正在被蠶食……;在沈陽,有著這樣一處鐫刻著沈陽淪陷歷史的營區(qū)——北大營,可是由于保護不力,如今在這個城市中很難尋覓到它的蹤跡……

今年,沈陽市相關部門將對市內的一系列遺跡和遺址進行修繕和重建,這些記錄著老沈陽的標志性建筑或將被還原原貌,重見天日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

全國唯一一座用龍頭龍尾裝飾的石橋“夾路飛塵宿雨消,十年曾此駐龍鑣,春風城闕知非遠,幾處輕寒變柳條?!边@是當年康熙帝對沈陽永安橋留下的贊美詩篇。這座只有37米長的石橋距今已有375年的歷史,為清代皇太極崇德六年(1641年)于于洪區(qū)馬三家子永安橋村所建。

這座不長的石橋極具建筑價值和歷史價值。而清朝康熙、乾隆、嘉慶和道光四位皇帝在十次東巡時,其中有十六次從這座橋上通過,往返于京師與盛京,還曾因橋上的美景而駐足,留下了不少動人的詩篇。

據(jù)了解,蒲河上有一座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修建的一座水閘。據(jù)《奉天通志》載,清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極下令,在永利閘的原址,利用該閘的石材,修建一座大石橋,即永安橋。永安橋做工精美,橋為三孔石拱橋,整個路面寬8.9米,橋梁內部砌磚,路面平鋪石塊。橋身兩側分別立著十九根石欄桿,橋端的石柱上是圓雕的獅子,其他為荷葉狀柱頭。

永安橋最獨特的地方,是在橋身拱券兩側外沿雕有“二龍戲珠”浮雕,橋北面雕有“二龍?zhí)绞住?,橋南面雕有“雙龍翹尾”。不管水流多么湍急,它都會將水分開,使水均勻地分成三股從券洞中流出,像兩條活生生的白龍,在翻騰的水中游動,從遠看呈二龍馱橋之勢,造型創(chuàng)意十分獨特。橋東路南有一建橋碑,刻有滿、漢、蒙三種文字,記載著建橋的決策者、指揮者、監(jiān)工和石匠以及建筑時間。民國初年,因開拓水田另掘蒲河河道,原河道已廢,只有橋還靜臥在那里。

而說起橋梁的修建者催工牛錄章京周元勛也是一個妙人。周元勛是個漢人,在清初參與了皇陵和永安橋的修建。在順治元年(1644年)始修建福陵、昭陵時,周元勛因監(jiān)修之功得到了升遷。可是隨后在昭陵隆恩殿滲漏一案中,他因遲誤陵工之罪而鋃鐺入獄。雖然最后,皇上開恩赦免其死罪,但家產(chǎn)都被沒收,全家老小全部為奴,最后不知所終。

然而這樣一座精美獨特的橋梁如今卻“傷痕累累”。橋碑多次被撞折,原有的河道已經(jīng)消失,只剩一座橋身孤零零地立在原地。幸運的是,這座頗具歷史價值的古橋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關注,日前,市發(fā)改委批復了《永安橋遺址改造及周邊整治工程實施方案》,該工程將對永安橋橋體及周邊環(huán)境進行改造,包括橋面修整、欄板加固、增加防護墩、拆除違建、平整綠化、清塘疏水等內容。預計建成后將成為一座以石橋為中心的遺跡公園。

北大營舊址將重見天日

1931年9月18日22時20分,是沈陽人永遠無法忘卻的時刻。日本關東軍炸毀了沈陽北郊柳條湖村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而這場自導自演的戲碼卻成了關東軍正式入侵東北乃至中國的借口。他們信口雌黃誣陷中國軍隊肆意破壞南滿鐵路,襲擊日本守備軍,這便是震驚中外的“柳條湖事件”,“九一八事變”的開端。

如今,“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石雕臺歷上仍鐫刻著這樣的文字?!耙故畷r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占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币灰怪g,沈陽城完全被日軍占領,而文字中提到的北大營——沈陽城重要的軍事機關之一所在地更是被日軍侵占。

據(jù)資料記載,北大營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為當時東北三省總督徐世昌倡導修建,目的是加強沈陽城的防務?!熬乓话耸伦儭鼻?,北大營是東北軍精銳第七旅駐地。第七旅旅長是中將王以哲。從1926年秋到1928年春,在不到兩年時間,王以哲由上校到少將再到中將,在東北軍中史無前例。

據(jù)悉,第七旅內人才濟濟,各級軍官的文化程度高,素質好。其中有國內各個軍事教育機關畢業(yè)的,也有不少是由日、英、美、法各國軍事學校畢業(yè)回國的人才。

然而這樣的一支精銳部隊,真的因為遵從不抵抗政策沒放一槍一彈便將沈陽城拱手相讓了嗎?資料顯示,1931年9月18日夜里,當日本侵略者入侵東北軍北大營時,一些底層官兵冒著抗命殺無赦的危險,違背軍令奮起反抗,打響了抗日的第一槍。有證據(jù)表明,當天夜里,最早被駐扎在北大營的東北軍打死的侵華日軍是日本關東軍步兵伍長新國六三。一名為增子正男的士兵也被東北軍打死,還有23名侵華日軍受傷。

官兵們的反抗并沒有扭轉沈陽淪陷的命運。東北軍失掉大本營,精良的軍事裝備和資金支援全部斷絕。專家表示,北大營是“九一八事變”中打響抗戰(zhàn)第一槍的發(fā)生地。它表明“九一八事變”不再僅是“國恥日”,更是“抗戰(zhàn)日”。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卻很難在城市中尋覓到它的蹤跡。

2011年,沈陽市文保志愿者通過衛(wèi)星定位,發(fā)現(xiàn)北大營原址的東北角出現(xiàn)3座長條房屋,其中南側一座長百余米、寬十余米,保存較好。其屋頂瓦片呈波浪形,窗戶較為密集,底部發(fā)現(xiàn)大量清代末期的青磚。經(jīng)專家鑒定其正是1907年修建的東北軍北大營營房舊址。然而由于保護不力,北大營現(xiàn)在尚存的三排營房如今兩排成為居民區(qū),一排成為臨近工廠的廠房。而有些居民為了加固房屋,更是在原有營房基礎上進行了加高,印證著這段歷史的遺跡正在一點點消失。

讓人期待的是,今年3月,沈陽市發(fā)布官方消息稱,沈陽將依托三座逾百年前的北大營舊址營房,作為當年東北軍第七旅營房的代表,于今年修建北大營舊址陳列館。這段斑駁的歷史終將再次煥發(fā)出色彩,供市民永遠銘記。

備注: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jù)。

免責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目的在于促進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不承擔任何責任。本站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文章(文章注明原創(chuàng)的內容,未經(jīng)本站允許不得轉載),但要嚴格注明來源創(chuàng)大鋼鐵;部分內容文章及圖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自媒體,我們尊重作者版權,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圖表及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chuàng)性等。未經(jīng)證實的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投資和交易根據(jù),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現(xiàn)貨行情
名稱 最新價 漲跌
盤螺 3910 -
熱軋板卷 3080 +10
低合金中板 3390 +30
鍍鋅管 4450 -
角鋼 3570 -
鍍鋅板卷 4210 -
冷軋卷板 9340 -
冷軋取向硅鋼 12610 +50
圓鋼 3330 -
硅鐵 6200 0
低合金方坯 3030 +20
塊礦 790 +10
準一級焦 1860 -
鉑金 11480 -130
重廢 1800 0